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疫情当下,做好

    信息发布者:核桃坝四社李晓朋
    2020-11-18 15:59:02   转载

    一、上下班防护

    1、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

    公司到家距离不远的话,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建议步行、骑行、自驾。

    2、乘坐地铁、公交时不要乱摸乱碰

   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务必全程佩戴口罩,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,不要随意触碰车上物品。若要拉扶手或坐座椅,应先用随身携带的消毒湿巾擦拭后再接触。另外,也可以备一双手套一直到达目的地再摘下来。摘下后,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。

    3、候车时/车厢内尽量远离他人1~2米

    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播,所以,候车活在车厢内时应尽量和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。

    4、搭乘电梯或扶梯时

    接触按钮和扶手时,可用纸巾或消毒纸巾等隔开,避免手直接触碰。如果手直接触碰了按钮,出电梯后要第一时间用手消毒剂来洗双手,做好手部卫生。另外,低楼层的人建议走楼梯,爬楼时不要触摸扶手。

    二、办公室内个人防护

    1、体温检测

    员工进入工作场所前首先要自觉体温检测,体温正常可入内工作,并到卫生间洗手。

    2、保持工作环境卫生

    要注意保持工作环境整洁,每日通风3次,每次20-30分钟,通风时要注意保暖。同事之间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,在公共活动区域佩戴口罩。 

    3、接触高风险区域后多消毒

    电梯按钮、门把手风险较高,并不是因为病毒在上面存活时间长,而是因为这些地方高频接触,相互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大。对应策略包括适当增加消毒频次;使用面巾纸、消毒纸巾等,手不直接碰;碰了以后,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,时间为15~30秒,有条件的可再次消毒。同时,在工作中不要用手接触口、鼻、眼等部位。

    4、午饭怎么吃

    最好自己带饭,用餐前要彻底加热。在食堂用餐的尽量错峰用餐,避免人流密集,用餐时尽量勿与他人交谈,食堂餐具要彻底消毒。

    三、下班回家后注意

    1、脱鞋

    如果有回家换鞋的好习惯,那是最好不过的。建议将外穿的鞋子放置于通风的门外或玄关,更换干净的居家拖鞋。一般来说,鞋子放置一定时间后,即使有踩踏到污染物,也就没有了病毒的感染活性,所以通过鞋底传播病毒的概率是比较低的。

    2、摘口罩

    如今,大家选戴的口罩多为一次性防护口罩。如果您是短暂外出,那么口罩可以妥善保存后继续使用,不要随意放置。但如果您需要长时间在外办公,还是应把用过一次性口罩,按要求摘除并扔进垃圾桶。毕竟一次性口罩戴了几个小时后,不但防护性能降低,还有很大的被污染风险。

    3、开窗通风

    开窗通风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,有效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,而且室外空气经过稀释,是不会把病毒带进室内的。一般来说,通风时间不用过长,保持 5~10 分钟即可。

    扩展资料:

    疫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注意:

    1、乘坐私家车:在疫情流行期间,乘坐私家车出行,可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。如果多人乘坐,建议佩戴口罩。保持良好手卫生习惯,避免直接用手接触碰口、眼、鼻,到达目的地后及时洗手。定期对门把手、车钥匙、方向盘等手接触频繁的部位使用75%乙醇擦拭。

    如果乘坐人员中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,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车内部物体表面和车外门把手等进行消毒。可用1000mg/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/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,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,然后常规清洗即可。

    2、骑自行车:倡导骑自行车出行,要与其他行人保持适当距离,在疫情高发地区可考虑佩戴口罩,并注意及时洗手,确保手部卫生。

    3、乘坐公交车、地铁:乘坐公交车、地铁出行,必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,可选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。座位、扶手、车门、扶杆等公共用品,一旦被病毒污染,可发生传播。手触摸这些地方后,不要直接接触口、眼、鼻,避免接触传播。回家后,要立即洗手,保持手部卫生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